【培育推广央行志愿服务品牌】
志愿献血小举动 爱心引领新风尚
——广西梧州市中支“央行大爱 情暖西江”义务献血品牌
“献血光荣 无私奉献”,无偿献血证上简单的八个字,见之于行却不容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15-2017年总行级文明单位,梧州市中支打造基层央行志愿服务品牌,连续15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央行大爱 情暖西江”义务献血活动,弘扬央行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公益事业献爱心,引领文明新风,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一次尝试 便成坚守 涓涓细流写真情
2004年6月14日,第一个世界献血日,时任梧州市中支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的张朝松同志看到街上的献血宣传车,便动员几个同事带头参加义务献血。第一次献血,有些紧张、有些忐忑、也有些兴奋,看到他献血后满脸笑容,同事们也勇敢撸起袖子。没想到,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梧州市中支“街头献血小分队”从此便走在献血路上。当年的带头人、现已任梧州市中支党委委员、工会主任的张朝松同志17年间已累计献血9600毫升。
一份倡议 承载大爱 志愿献血成常态
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有限,并且街上献血车的时间不固定,于是,梧州市中支从2005年起,每逢国际献血日或“七一”等重要节点,均选定主题以温馨方式向干部职工发出义务献血倡议书,联系中心血站来单位提供“专场服务”。粉红的倡议书,承载着真情、凝聚着大爱,总能得到党员、团员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200多人次参加了献血活动,献血量累计达60000多毫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单位组织集体献血,干部职工觉得“很暖心”。“今年中支还组织大家一起义务献血吗?”——每年寒冬过后、春暖花开时,总有职工这么问。
一腔热血 守护平安 生命接力显风采
在60多名有义务献血经历的员工中,有2名还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宋建城同志是一名普通职工,默默参加义务献血已近20年,累计献血量已破10000毫升。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给他颁发了“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7年他还作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分库,随时准备为生命接力。退伍军人周少东从2002年起开始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17次,献血量7200毫升,2016年荣获中国红十会总会授予的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当问及他们如果真的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怕不怕?”,他们坦诚地回答“进入捐献者资料库人员的血型都比较稀缺,紧急时刻我们一定第一时间上,守护他人平安,也守护人生难得的缘分”。
一场意外 经历考验 紧急时刻敢作为
2020年初,春寒料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志愿献血人员锐减,梧州市中心血站库存一度告急。面对严峻形势,梧州市中支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为爱逆行 抗击疫情”志愿献血活动。2月28日,梧州市中支10多名常年义务献血的“硬汉”打头阵、做表率,带动30名员工参与,成功献血7200毫升,成为2020年梧州地区第一个主动申请开展集体义务献血活动的机关单位。梧州市中心血站给予高度评价:“人民银行梧州市中支的献血者们用鲜红热血彰显了党员、干部职工的风采,向社会传递了勇敢应对疫情的信号”。梧州市电视台对此以“无偿献血做善事,救死扶伤显爱心”为题进行了报道。
一份传承 爱心聚力 奉献公益掀热潮
15年间,义务献血已成为梧州市中支干部职工根植心底的自觉行动。干部职工不分职务、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纷纷加入到志愿献血活动中,逐步形成人人爱公益、个个献爱心的浓厚氛围。每年都有新老员工加入献血者行列。在2020年那场“为爱逆行 抗击疫情”志愿献血活动中,3名新行员主动加入,1名交流到县支行工作的员工专程赶回,还有5名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外包人员,为参加献血在寒风中耐心等了近2个小时……2月28日在中支集体志愿献血活动后,梧州电视台、梧州文明网、梧州中心血站公众号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3月8日起梧州军分区、梧州市农信联社、梧州城投集团、蒙山县户外运动协会等党政机关、商业企业、民间团体等纷纷加入“为爱逆行 抗击疫情”志愿献血行列,迅速汇成温暖的抗疫“红流”,在梧州市掀起了无私奉献的热潮。
梧州市中支连续15年义务献血活动,既像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像一股暖流,点点滴滴入心田。“央行大爱 情暖西江”义务献血品牌用“硬核”行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