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印“国家名片”的“驯”机手
——记全国劳模、工人高级技师刘惠春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刘惠春名列其中,荣获“全国劳模”称号。他始终工作在钞券印刷一线生产岗位,掌握钞券印刷全工艺流程,精通钞券凹印,丝网印刷,技艺精湛。他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为祖国印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985年夏天,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从街坊那里听到北京印钞厂(北京印钞有限公司曾用名)技校招生的消息,他第二天就报了名。情理之中——他的人生轨迹将与大多技校毕业的工人们一样,绕着机台“比、学、赶、超”;意料之外——尽管他一直没有离开机台,却将平凡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出色。这个小伙子叫刘惠春,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首位行业级技师、北京印钞有限公司(下称北钞)主任技师。
让机器听话,半辈子“挪”出来的绝活
三十多年,他跟机器长在一起,先后在十二个机台当领机,成为公司凹印工序首席技术带头人,他走到哪里,好成绩就跟到哪里。他所在的机台设备保养最好,质量、产量、墨耗指标均完成出色,大家都想和他“搭帮”干活。曾经有台产品作废率很高的“老大难”凹印机,车间领导安排刘惠春去当机长,三个月,他就创造了作废率最低的佳绩。
渐渐地,降低作废率,提高产品转换速度,成了刘惠春的拿手好戏。2012年,公司产品转换通常要四天,而他创下了16小时的记录。这实力,就是从垛纸、看色、端盘到机长,一个岗一个岗挪出来的。
非一般的“倔强”和心量,成就最强技术舵手

在哪个行业,练就一身硬功夫,都少不了一点近乎倔强的执着,刘惠春的执着是出了名的。当学徒时候,他遇到问题,弄不明白就不让师傅走;当了机长,遇到问题,不琢磨清楚,他就不回家。
面对构造日益复杂的印钞机,刘惠春深知光靠一股子韧劲儿远远不够,必须完成同步的知识储备。于是,在业余时间,他学习了印刷工程和计算机应用,取得了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然而,谈到刘惠春的成绩,很多了解他的人都这么说:“惠春儿这本事,更多得益于人品和心量。”
因为是出了名的降废专业户,他频繁地被从“驯好”的机器上“请”下来去“调教”问题机。绩效也不是刘惠春一到就立刻上去,头几个月的磨合期,奖金待遇都受损,可刘惠春从来不找领导,他说:“不是谁都有机会开全部机型,这是钱都换不来的历练。”
这份豁达配上不服输的倔强,让无论什么机器到他手里都特别听话,这也成就了今日行业里印钞技术的最强舵手。
成功诀窍无他,“笨功夫”做到家
自古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儿,刘惠春的功夫正成就于扎实的积累。周末,常常是机器歇了他不歇,揣着纸笔、一项项记录机器的参数。拿他的话说:“这是逐台排查设备参数的好时机。”在信息化还未普遍应用于印钞设备前,他就用这种笨办法,完成了现在人常挂在嘴上的“建立大数据积累”。这一习惯延续下来,并成为车间里多年的“规定动作”。
每次新印品试验之前,刘惠春都会利用休息日,带领机台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让各机台保持印刷数据的统一,印品的质量也得以保证。在特殊品试验的攻坚期,针对线条清晰度差的问题,刘惠春带领机台人员从版墨纸的适配开始,一点点微调、一个个参数地过,重新排摸出一整套新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流程,将问题一举解决。刘惠春常跟大家说:“捷径无他,足够长的时间,足够的熟练,足够准确的判断”。依此“笨”办法,一批优秀人才成长起来,成为业内最可宝贵的财富,也保证了一批批重要的印品得以顺利生产。
以身教树立榜样,以言传授业育人
这些年,刘惠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当中。他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优秀技师、技术工人导师,签约带徒,培育出四名优秀青年技师机长。
在行业内,刘惠春也为人才的培养积极做贡献。兄弟企业遇到问题,点名让他去。赶上生产特别忙,他下班工服都不换坐上高铁就去连夜解决,第二天再坐最早一班高铁回来,经常是一千多公里,他24小时来个往返。如果赶上周末,他还会给兄弟企业做个培训,让自己的手艺真正在行业内开花结果。刘惠春数次参加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和题库建设,他还被印钞造币总公司高级技师技能培训班聘为授课老师。“刘惠春劳模创新工作室” 组建后他更是带领工作室人员,提供全方位多工种技术交流,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工作室的一批青年人快速成长,并成为公司乃至行业的后备人才。
育人之道,身教言传。刘惠春为了参透生产工艺,拜公司质量技术权专家为师,从工艺管理、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全方位深入学习,成为公司第一对“高师带高徒”。这不仅成为北钞的一段佳话,更在全公司掀起了终身学习的热潮并更激励了无数员工。
砥砺前行,为人民币变色
入职33年,刘惠春先后参与了多套人民币的生产试验,更为第五套人民币最具突破性的光彩光变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每每触摸到人民币上绚丽的光彩光变面额数字,刘惠春总是感慨良多。十八年间,星移斗转,不断提升的印刷技术,使我们的“国家名片”变得越发美丽。刘惠春也成为印制行业的翘楚,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劳模”。无数荣誉加身,可刘惠春依然不离开机台,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印制事业,在大家心里,他仿佛依然是那个为解决生产难题加班到深夜的小伙子。
(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