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
金惠扶贫著华章
——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走进享有“中国粮仓”美誉的黑龙江,黑黝黝的土壤里,翻浪出一股股稻香;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呈现出一幕幕奋斗景象;美丽的城市乡村间,一幅幅寓扶贫于生产的生动画面栩栩呈现。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农村支付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乡村现金服务水平,一项项有力的金融精准扶贫举措惠民生、暖民心,书写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华美篇章。
再贷款政策“减压”又“降负”
扶贫再贷款政策如金融“甘霖”滋养扶贫热土。“我们合作社今年想扩大种植规模,但缺乏资金、缺少加工销售渠道等问题难住了我们”,延寿县星辉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延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合作社可带动周边151名贫困户开展有机水稻种植。调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人民银行延寿县支行立即主动作为,为其对接了一家大米加工销售优质企业,并推动延寿农村商业银行运用扶贫再贷款为其发放扶贫贷款100万元,为企业发展减压降负,有效增强企业带贫益贫的能力。
为向贫困地区注入长期、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深入调研全省扶贫再贷款需求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及时足额下批扶贫再贷款限额,并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利率低、期限长的优势,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省贫困地区发放再贷款专用额度10.3亿元,占全省总额度34.9%。其中,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发放贷款8129笔,涉及7459户,金额10.2亿元。
信贷政策“输血”又“造血”
春风送暖,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黑土地上又现繁忙景象。“只有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才能辐射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位于“中国优质大米之乡”的人民银行五常市支行深知这一点。为支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该行积极推动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对五常市泰华米业、丰禾米业等13家粮食加工企业累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7600余万元,为其加工生产及时“输血”。近2年来,13家企业以出工、分红等方式助力贫困户增加收入累计24万元,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扶贫成绩单。
为促进金融扶贫从“输血”转向“造血”,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指导全省金融机构下沉工作重心,并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大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在了解到国家级贫困县林甸县内的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疫情影响,资金周转面临压力时,林甸农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当天即为其增加授信额度100万元;在了解到勃利县兴河村贫困户王某军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偿还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后,当地人民银行立即指导勃利县农信社为其办理了展期手续,有效缓解了其春耕生产的资金压力。截至2019年末,全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35.9亿元,历年累放额达57.6亿元,累计帮扶贫困户15.1万户。
支付结算服务“惠农”又“便农”
电商“快车”让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支付结算服务便为其保驾护航。“我们在京东、淘宝上都有了品牌店,现在就是苦于没有方便、快捷的资金结算通道。”克山县新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人民银行克山县支行深入新兴村调研时说道。了解这一情况后,该行立即对接县内银行机构为合作社及关联企业安装了“裕农通”等4个移动客户端,并配备了12台智能POS机等受理终端,使移动支付业务遍布新兴村各个生产生活环节。
“移动支付工具为我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插上了翅膀”,该合作社理事长感慨道。通过移动支付结算渠道和电商平台,该合作社绿色农产品2019年增收达170多万元,入社的45户贫困户年均分红达到1.5万元,17个贫困劳动力年均劳务收入达到1.2万元,全部实现脱贫。
在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推动下,黑龙江省各涉农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付结算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截至2019年末,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共发行银行卡1948.37万张,布放ATM机1573台,POS机1.5万台,设立银行营业网点1168个,开通网上银行284.66万户、手机银行189.30 万户、电话银行45.87万户,基础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为贫困地区发展构建起了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信用评定“精准”又“高效”
良好的信用是走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讲信用就能得到贷款,讲信用就有企业帮扶,讲信用真是有大用处呀!”说话的巴某英是绥化市兰西县兴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该县第一批因“信用评级”得到脱贫帮扶的贫困户。近年,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优先将国家级贫困县——兰西县确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重点示范县,实现了全县6257户贫困户信用评级全覆盖。经过不懈努力,兰西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该县也在2019年底正式实现了脱贫摘帽。
“疫情期间,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更加成为了办理扶贫贷款的加速器。”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充分运用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帮助农民以更低成本、更短时间、更少手续获得扶贫贷款。“和往年一样,没怎么受疫情影响,贷款早早就到位了”,这已经是黑龙江省克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魏某明第三年被评为“信用户”了,由于信用良好,他今年顺利地办下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
疫情发生以来,在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的指导下,人民银行克山县支行积极推行以信用为导向的扶贫贷款发放形式,精准高效锁定诚实守信的低收入对象,为其提供多维度的信贷支持。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克山县金融机构已对6595户贫困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覆盖率达100%,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015万元,累计带动2898户贫困户。
现金服务“暖心”又“贴心”
日前,在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现金服务示范区的各银行营业网点、当地电视台、政府网站、新媒体平台开展的一场形式新颖、声势浩大的现金服务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关注。“咱们红兴隆的现金服务真是不错!”宣传活动中对现金服务示范区相关知识、现金服务业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的讲解展示让广大群众受益匪浅。
为满足农业地区现金服务需求,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将红兴隆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了营业网点零残损币兑换标准、现金宣传用语和对外解释口径等内容;建立了与周边小型商户的沟通联系机制;组织人员赴农贸市场、车站、医院、超市等现金流通量大的区域,开展了小面额人民币、不宜流通人民币集中收兑活动,让现金服务更有温度。
“这个信息平台,真是便利又贴心!”示范区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为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示范区共建立银行间信息平台3个,营业网点与服务对象间的信息平台10个,高效地解决了群众的现金供需矛盾。自现金服务示范区创建以来,示范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小面额、不宜流通人民币兑换业务388笔,合计金额30余万元,真正做到了“家门口的现金服务”“全方位的现金服务”“一体化的现金服务”。
(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