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决战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的“老黄忠”
——记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驻村帮扶干部伍泽辉
“只要组织信任我,群众相信我,我还想为脱贫事业再做些事。”伍泽辉,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驻村帮扶干部,2015年,他主动请缨到岳池县大佛乡三官店村驻村扶贫。四年多来,身边驻村工作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年龄最大的他却一直坚守在村里,勤勤恳恳、不计名利地为村民脱贫致富默默做着贡献,被老百姓誉为脱贫攻坚的“老黄忠”。他的事迹先后被《金融时报》《四川日报》《广安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曾荣获2016年省委省政府百名“优秀驻村干部”称号。
老骥伏枥 主动请缨驻村帮扶
2015年,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按照广安市委要求,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需派一名干部到联系帮扶的三官店村。此时,54岁的伍泽辉刚从中心支行工会办公室主任岗位上退下来。“让我去吧!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再不去就没机会了。”伍泽辉主动找到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很快,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全省人行系统、广安市年龄最大的驻村干部由此诞生。
初到村里,村活动室就一间屋子,白天办公、晚上睡觉,洗澡水只能自己去井里挑。然而对老伍来说,艰苦的生活条件根本算不得什么,真正让他发愁的是村子的贫困状况:贫困程度深,全村257户、850人,贫困户多达56户、153人,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基础条件差,大部分村民小组不通路;产业有底子,但种的蜜柚疏于管理,缺乏市场意识,质量和销路上不去;办公条件落后,村干部办公、村民办事没有场所,人心聚不起来……通过三个月的走访,老伍越发感觉到肩上这副担子是多么的沉重。
作风过硬 为民办事立说立行
“先得把人心聚起来。”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伍泽辉,俯下身子,走到农民中去,把自己也变成了农民。一次次的走访,一次次的攀谈,老伍设身处地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立说立行的形象逐渐在村民心中树立了起来,村民对驻村工作组的信任不断加深。
村里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发展藤椒产业,涉及村组的所有村民都同意了,唯有赵绍于不签字。老伍通过和赵绍于算收入、谈规划,两天时间赵绍于就签了字。
村民赵传富和赵传民两兄弟,曾因一件小事产生纠纷,险些大打出手。经老伍出面协调,话亲情、讲家风,兄弟俩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在驻村的四年里,每逢遇到修公路、发展产业引起争议,村民因鸡毛蒜皮、田间地角发生矛盾时,伍泽辉都会出面协调。“是汽车开到门前好,还是穿着筒靴走泥巴路安逸……”“是一年只种一季庄稼挣钱,还是流转出去既拿租金又打工收入高……”他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而让村民最信服的,则是他为民办实事特别上心。94岁的村民陆志明老人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多年来一直住在内江的女儿家。两年多前,村干部误以为陆志明已经死亡,便到派出所注销了他的户口。伍泽辉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逐级向上申请、核实,最终获国家民政部的认定,恢复了陆志明的户口,补发了补助金。
三官店村属于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供电所供电范围,入住新村的19户贫困户享受不到重庆辖区的贫困户供电优惠政策,入户费每户高达8000元。伍泽辉连续两个多月驾私车前往龙市对接协调,将入户费降至每户500元。
倾情帮扶 脱贫摘帽奔小康
贫困群众要脱贫,必须依靠产业支撑。三官店村是岳池县安佛蜜柚主产区,然而2015年前,这片数百亩的蜜柚林却并未让村民富起来。“合作社缺乏运营资金,无法将村民的产品化零为整,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下降。”从村民那里,老伍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事金融工作的他,决心发挥金融的作用助力村子产业脱贫。他一边动员56户贫困户全部加入蜜柚种植合作社,一边通过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撬动涉农金融机构向合作社发放低息贷款30万元。金融活水的注入,让合作社焕发了活力。2016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56户贫困户全部从中受益,最多的增收4万元。
“村民手上欠缺本钱,只有依靠金融扶贫政策,在发展产业时才能像黄忠射箭一样——百发百中。”伍泽辉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动员19户贫困户依托金融脱贫政策,获得小额贴息贷款,发展了土鸡、生猪等养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村民的增收稳定之后,他又惦记着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有了收入,才能为村民办更多实事。”想起每年秋收季节,一台台来自外地的大型收割机穿梭在田间,为村民收割稻谷,老伍便萌生了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单位的大力支持。很快,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捐赠的6万元到位,加上本村原有自筹资金11.8万元,三官店村购买耕种机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成立至今,在服务本村的基础上,还将业务延伸至重庆市合川区肖家等镇,已为村集体创收8万余元。
如今,在伍泽辉和驻村工作组的不懈努力下,三官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了崭新的村活动室,户户门前通了公路,藤椒、蜜柚、小龙虾、黄姜等产业达到上千亩,2018年已实现整村脱贫,成为全市脱贫摘帽示范村。
(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