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至24日,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中央银行统计委员会(IFC)在深圳共同举办了“危机后金融体系变化的监测与评估”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是国际统计学会(ISI)第59届双年会的卫星会议之一。会议由IFC主席、马来西亚央行副行长Muhammad bin Ibrahim、欧央行统计司司长Aurel Schubert、法央行统计司司长Jarques Fournier和墨西哥央行金融系统信息部主任Mario Gaytan分别主持。来自IFC成员央行、国际清算银行(BIS)、个别研究机构和评级机构以及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统计部分别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危机后金融体系新变化及其监测路径展开,总结了各国金融统计监测的经验,讨论了银行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探讨了非银行金融中介和影子银行的监测方法,交流了各国数据收集能力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危机后金融体系变化”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基础、指标内涵及编制方法,以及在金融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条件下开展编制工作所具有的实际意义。经纶国际研究院院长沈联涛回顾过去十年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指出了影子银行、表外业务与传统银行体系相互依存网络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对统计信息提出的更高要求。
会议还就“衡量银行体系结构性变化”、“非银行金融中介监测” “数据收集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讨论,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BBVA)、国际清算银行(BIS),欧央行、韩国央行和荷兰央行的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会议承办方招商银行的代表介绍了招商银行在面对海量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贯彻落实数据标准,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实施数据质量管控并依此开展业务支持分析,满足监管报送要求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