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国库作为中央银行为国家预算执行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金融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十分期待国库运行发展展现出更高的效率和水平。打造现代化服务型国库,是国库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公共财政建设提出的服务需求、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库服务的新要求,积极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既是中央银行落实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优质服务是现代化服务型国库的核心
国库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库服务的需求。面向未来的国库必须是现代化的、服务型的,提供优质服务是未来国库的核心价值追求,其立足点是国库的一切服务与管理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紧紧围绕准确及时办理预算收支这一基本职责,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积极推进业务电子化建设,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国库服务的介质是国库资金。国库资金的公共属性、流转渠道和收支规模,决定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考量国库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
从资金属性来看,国库资金是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为国家所拥有,其安全性既涉及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国家政权的运行和稳定。所以,维护国库资金安全是对国库服务的基本要求、是生命线,也是国库提升服务水平的根本立足点。
从资金流转来看,国库处于财政预算收支执行的中间环节,财政预算资金的收和支又是通过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国库服务体系来实现的。所以,提高国库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提升国库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从资金规模来看,国库资金作为国家公共资源,数目巨大,其存量的变动会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搞好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在有效促进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同时,实现国库资金自身的保值增值,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且已经成为评价国库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
二、有效监督是现代化服务型国库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
国库从维护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客观需要、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职责出发,依法对预算资金收支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督,是国库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国库提供这一服务,具有充分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是在实践中经过反复证明是必要的、有效的。
履行监督职责是法律对国库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家金库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在执行任务中,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发挥国库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由于国库资金的绝大部分用于国家公共物品的提供,这种物品只体现为一种社会效益,难以进行定量评价。因此,国库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对此国库必须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当然,这种监督是以服务为宗旨的,其一切行为和措施必须依法合理实施,其最终目的必须是促进和提高国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预算收支的依法合规执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生工程的落实。
依法监督是维护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客观要求。一是由于财政预算资金入库需要经过商业银行网点层层报解到国库,需要国库依法对资金报解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占压和延解预算收入。二是由于征收机关包括税务、海关、财政(含非税收入收执单位)等众多部门,预算收入的入库需要经过多个环节,需要国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防止因为部门利益因素影响,使国库资金在征收环节蒙受损失。三是由于国库资金支出流向涉及全国众多机关和部门,需要国库履行监督审核职能,防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操作差错导致国库资金的损失。四是由于国库资金库底存量较大,其“收支存”变动情况对流动性影响很大,需要国库依法监督管理,防止因个人或部门利益通过不当方式将国库资金移存商业银行,进而对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产生不利影响。
实践证明,国库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离不开有效的国库监督。近年来,人民银行各级国库认真落实《国家金库条例》要求,密切配合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对国库资金的监督管理方式,形成了“点多面广、手段多样、部门协作”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在国库收支环节得到有效落实。自2006年至2010年,全国各级国库结合对代理国库的实地检查和年审情况,共对有违规行为的61个代理支库、47个代理乡镇国库予以限期整改处理;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11个代理支库、234个代理乡镇国库予以取消代理资格。可以说,国库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有力地维护了国库资金的安全完整,极大地提高了国库资金运转速度,有效提高了国库资金效益。
三、积极构建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现代化服务型国库
服务型国库的主导性职能是服务。国库依法履行必要的监督职责也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服务。新时期,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就是要以国库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管理为主线,顺应公共财政建设的新要求,适应服务对象的新需求,寓经理于服务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实现“国库资金运行安全稳定、预算收支效率明显提升、服务决策成效更加显著、履职服务环境不断优化”,着力将国库打造成为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的品牌。
一是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为基础,着力推进国库服务标准化建设。要不断强化国库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风险防控体系;推行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业务核算的精准程度;公布业务受理标准和处理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打造标准化国库服务品牌。
二是以准确及时办理预算收支为导向,加快推进现代化国库系统建设。以“3T”(TIPS—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CB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MIS—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为重点,不断完善国库业务系统的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重要业务和关键环节实行计算机自动审核控制,逐步实现国库监督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不断提升国库的监督效能和服务效率。
三是以维护国库服务体系效能为目标,积极推进服务型监督机制建设。人民银行各级国库要以维护国库资金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行对预算收支业务的监督审核职责,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与财税部门共同构筑国库资金安全防线;以维护国库资金的流动性为重点,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相关业务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在整个国库服务体系内的安全高效运转。
四是以满足宏观调控工作需要为前提,不断提高国库资金保值增值水平。不断提高国库现金预测水平,准确把握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时机和规模,促进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对市场机构参与国库现金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库现金操作资金的安全,不断提高国库资金收益。
(作者:国库局局长 刘贵生)
注:此文2011年3月12日发表于《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