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表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English Version
| 我的位置:热点专题 > 热点专题 > 全国征信专项宣传活动 > 宣传工作动态
高级搜索

全国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新闻背景材料

字号 2008-06-04 15:52: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8年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苑社区举办“全国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征信知识进社区活动”,标志着以“关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全国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企业和个人是征信数据主体,他们对征信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不仅会影响到其自身利益的保护,也直接关系到征信业的健康发展。普及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征信、掌握征信、利用征信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交易和发展机会,一直是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来,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在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征信知识普及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征信是个新事物,为提高全民对征信的认识和参与程度,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为此,人民银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全国联动,形成合力,提升宣传效果,使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能普及到更多的人。

本次全国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是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活动,活动以“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宣传的理念,主要参与者是社会公众。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将根据各地情况,分别采取在各省主要平面媒体和各类网站上刊登征信知识、在广播电视里播放介绍征信知识的广播小品和电视节目等、举办各类征信知识竞赛、送征信知识进社区进校园、举办“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等措施,向社会公众普及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让更多的人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帮助个人关注自身信用行为,在信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协商配合,在征信宣传教育的制度化和常规化方面进行创新,探索面向大中专学生开设征信等金融素质教育课,积极推动研究将征信及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正规体系的可行性。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现代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石。近几年来,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组织商业银行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全国参与经济和金融活动的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记录了这些企业和个人在金融领域的信贷信息,以及在环保等方面遵纪守法的信息,方便了企业和个人的经济金融活动,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截止2008年一季度,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分别为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开通23万个查询用户,依法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累计提供3300多万次企业信用报告和1.6亿多次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将查询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作为审办信贷业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环保、质检等部门也利用征信系统,为其行业信用建设和执法管理提供了帮助。在不断完善征信系统的同时,人民银行也加快了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促进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征信体系在揭示和防范风险,推动中国金融业深化发展,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