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办贷款、找工作,常常会听到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您的“信用记录”如何,有关您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会体现在您的“信用报告”里。记者从人民银行张家港支行获悉,以“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大型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在我市正式启动。随着个人信用数据库信息种类的日益丰富,我市已有80多万自然人的信息被收录入库。个人信用信息报告也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用档案已覆盖全国
人民银行张家港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个人信用数据库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采集个人信贷信息,在此之前发生但已还清的信贷信息不采集,2004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信息,个人信用数据库都会采集。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近6亿自然人的信息并为他们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我市有80多万人。
据了解,该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一个人,无论是在哪个地方的哪家金融机构借的钱,其相关信息都会被收录在这个数据库中;无论想找哪一家金融机构借钱,不管是在北方的黑龙江,还是在南方的海南,这家金融机构都能查到您的信用记录。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为各金融机构累计提供了超过1亿人次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而这一数据是逐渐累积起来的,2007年最后一个月,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平均日查询量为30多万笔,其中最高一天近60万笔,也就是说,在这一天中,大约有60万人次的信用记录被查询,而这60万人次中,可能就有您。
多种缴费信息将入库
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的信息有以下几类: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如电信用户缴费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以及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信息等。随着条件的成熟,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以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包括个人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个人欠税的信息、法院判决信息等。
据了解,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都是个人在经济金融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对于一些与信用无关的信息,比如个人存款信息、个人宗教信仰等,征信机构是不采集的。
市民现在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自己的信用报告,只要带上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到人民银行张家港支行征信管理部门就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个人信用需悉心呵护
信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笔实实在在的财富。有良好的信用,就能在贷款、求职等很多方面享受到便利。但这笔财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它需要靠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积累。人民银行张家港支行相关负责人提醒说,要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信用交易习惯。
据介绍,日常生活中,有五类情况容易使市民的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记录:一是信用卡透支消费没有按时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二是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而产生逾期记录;三是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的利率上调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的欠息逾期;四是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逾期记录;五是手机号停用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因欠月租费而形成的逾期。
银行人士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发生信用交易后,应随时留意还款日期,加强与金融机构信贷员等有关业务人员的联系,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或信用卡透支额。在信用卡停用后,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停用手续。同时,应注意与商业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中的利率条款,如果采用的是浮动利率,还款的利率会随着基准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这时要注意,利率变化会引起月还款额发生变化,市民应该及时向商业银行了解自己新的还款额度,足额还款。同时,在信用卡、手机号等停用时,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停用或注销手续。
来源:张家港日报 2008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