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营业管理部以金融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抓手
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

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人民银行政治机关属性,将“为民服务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政治机关建设有机结合,以落实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重要抓手,切实学史力行、推动履职创新,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

强化政治领航,确保党中央部署落实落细。重庆营业管理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举旗定向,落到实处强基固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提出的“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作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召开2次座谈会,完善联合工作机制,明确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2021年联合工作项目清单,将“促进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机融合,相继纳入模范机关创建的“为民服务工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态项目清单,定期跟踪办理进展,强化党委督办力度,促进两者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呼应,切实为重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助推成渝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党中央部署落地见效凝心聚力。

立足可持续,绿色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用党建引领业务,组建党员工作专班,以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全面落实总行党委关于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决策部署,确立“1+N”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推动市级部门联动合作,在全市确定五个核心区和八个重点区作为改革创新先行区。制定《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实施细则(试行)》,自主研发“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按照“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可披露”“可报告”原则启动碳账户建设,联合相关市级部门建立防止企业“洗绿”“漂绿”等风险行为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推出“绿易贷”和“绿票通”专项工具,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加大专项奖补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激励;推动地方法人机构加入国际绿色金融组织,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相继加入“赤道原则”“负责任银行原则”等组织。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余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超350亿元,同比增长约62%,有效弥补了绿色产业的资金短板。

服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成渝金融一体化。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推进税款跨省电子缴库、支付服务同城化、支持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统筹金融机构深化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创新推出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在全国首推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率先实现税款缴库“同城化、电子化、标准化”,业务办理时间由一周缩短至1-2天,截至第三季度末,两地38家商业银行正式办理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推进支付服务同城化,指导重庆银联升级完善云闪付“企业综合服务行业平台”功能。实现重庆、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扫码互通。统筹金融机构深化川渝金融合作,推动工商银行重庆分行联合四川分行成功争取工总行出台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和差异化信贷政策;重庆银行与成都银行、重庆农商行与四川省联社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分支机构均与高竹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全力助力川渝高竹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