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深入开展“学查改”专项工作,围绕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数字化、科技化的时代浪潮,以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为责任担当,以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履职要义,主动担当,奋力作为,坚持非现场先行,强化科技赋能,研发应用“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磨砺升级外汇检查利刃,精准防范跨境资金风险,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和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先一公里”。
一、党建引领勇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身处“金融国防”第一线,面对外汇违法违规行为呈现专业化、团伙化、网络化的局面,外汇局主动担当,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研发推广“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着眼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通联多维度数据,实现智能化研判,有效提高精准打击违规行为的能力。系统稳步实现“人机融合、智能主导”,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中,发挥非现场检查的“预警器”和“雷达仪”重要作用。近年来,依托非现场精准打击外汇违规行为成效明显,查处虚假、欺骗性交易等实质性外汇违规案件、协助公安部门破获地下钱庄等大要案数量、罚没款均显著提升。
二、科技赋能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策略,练就斗争本领,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调整。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监管履职需要与时俱进。外汇局坚持科技赋能,以提升非现场系统的异常监测智能化与风险预警科技化为设计理念,着力搭建图分析、特征矩阵、数据研判、机构监测、负面主体等智能模块,在数据维度、异常分析、风险识别、系统功能等方面强化风险监测的及时性和敏锐性。一是数据拓展更“广”。在数据为王的时代,系统引入更广泛的数据资源,新增数联铭品、天眼查数据,外部案件、税务海关等负面主体数据以及机构监测股权、财务数据等,通过内外数据融合碰撞,拓展系统数据源,优化非现场分析。二是数据分析更“智”。在图分析模块,引入节点紧密度、社区发现、标签传播、中心度等算法,实现对图中实体及关系的智能化筛选;在原有专家矩阵基础上搭载智能矩阵,采用熵权法+指标分段打分和PCA两类算法运算,实现异常违规行为的分析精准度和系统智能化水平。三是数据展示更“精”。系统实现首页可视化,将全国案件、罚没款、成案率等形成热力分布图,并对企业、银行、个人的外汇业务形成主体画像,重要系统性机构各渠道跨境资金调度动态图等,在展现形式上更精巧、美观和便捷。四是基础工具更“实”。根据特定业务场景,如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形成基础指标库和特征库,形成非现场检查基础工具箱的未来“智库”,为机器学习、智能分析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工作流程更“快”。系统加强各业务板块联通,各分析模块筛查的异常数据均可自动转入数据研判模块并推送至属地分局,分局能实时反馈现场核实结果和最终成果,工作流程更快捷。
三、成果转化促长效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外汇局统筹全国一盘棋,以系统建设为着力点,以全国区域性研判中心为支撑点,全系统、全领域、全方位发挥非现场精准监测跨境风险的利器作用,实现成果转化和长效机制。一是突出系统研发队伍的“排头兵”作用。外汇局在全国选调人才力量,组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外汇业务工作的工作队伍,集中研讨非现场系统升级建设需求,搭建系统设计框架,落实系统功能测试。二是突出外汇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的“桥头堡”作用。系统是精准监测跨境风险和有效打击外汇违规行为的关键武器,要建设好、培训好、应用好,充分发挥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桥头堡作用,构建“系统运用—分析研判—线索核实”的非现场检查工作框架,切实践行非现场先行的理念。三是突出区域性研判中心的“领头雁”作用。依托非现场检查分析系统,组建并发挥全国五大区域性研判中心的领头作用,加强形势分析敏感性,辐射区域开展集中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渠道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